创新型中小企业:到 2027 年底达到 6000 户左右,年均增加 1000 户。
专精特新中小企业:到 2027 年底达到 3000 户左右,年均增加 500 户。
国家级专精特新 “小巨人” 企业:到 2027 年底达到 170 户左右。
种子库类型 | 筛选来源 | 筛选比例 | 核心条件 |
创新型中小企业种子库 | 面向重点领域企业 | 不少于年度增长目标数的 2 倍 | - |
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种子库 | 从有效期内创新型中小企业中筛选 | 不少于年度增长目标数的 2 倍 | - |
国家级 “小巨人” 种子库 | 从有效期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筛选 | 不少于年度增长目标数的 3 倍 | 具有 2 项及以上发明专利 |
市场深耕:聚焦细分市场 3 年以上企业,力争主导产品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超 10%。
经营指标: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>5%,收入占比>70%,资产负债率≤70%。
数字化转型:推动研发设计等核心业务至少 1 项实现信息系统支撑。
研发创新:支持企业在产业链关键领域 “补短板、锻长板、填空白”,承担国家科技项目,建设企业技术中心、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。
知识产权与品牌:鼓励申报发明专利,获取管理体系认证,参与标准制修订,打造自主品牌。
有色金属产业:深化铝、铜产业链延伸,发展终端产品;
稀贵金属新材料:做强铟、锗、铂产业,开发高纯铟、ITO 靶材、锗光学元器件等;
新能源电池产业链:构建 “磷矿 — 磷酸 — 正极材料 — 电池” 全链条;
数字信息产业: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外向型信息产业。
建立 “两图两库三清单”,靶向长三角、珠三角、成渝地区精准招商;
新引入企业纳入培育名单,“一企一策” 定制发展方案。
包保服务:省工信厅建立厅级领导包保机制,直插企业上门服务;
精准诊断:落实厅局长 “坐诊、巡诊、上门问诊” 制度,组建联合服务团队;
产学研对接:发布科技成果清单,常态化征集企业创新需求。
支持企业试点高级职称自主评审,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;
搭建人才对接平台,支持申报 “兴滇英才支持计划”,招募 “银龄工程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