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
新闻资讯
关于提升工业竞争力专精特新的23个知识点
来源: | 作者:贵港市贵北区人民政府 | 发布时间: 2025-07-05 | 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## 一、专精特新的由来

2011年7月25日,时任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《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(2011)》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提出“‘十二五’时期将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向‘专精特新’方向发展”。同年9月,工信部发布《“十二五”中小企业成长规划》,明确提出要“坚持专精特新”。


## 二、专精特新的含义

“专精特新”,是“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、新颖化”的缩写。其中:

- “专”指专业化与专项技术,企业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中某个环节或某个产品。

- “精”指精细化,企业精细化生产、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。

- “特”指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与特色化,产品或服务具有行业或区域的独特性、独有性、独家生产的特点。

- “新”指自主创新与模式创新。企业满足其中任意一项,即可申报专精特新。


## 三、专精特新企业有什么特点

专精特新企业普遍规模不大,但都拥有各自的“独门绝技”,在细分领域建立了竞争优势,具备一定话语权。


## 四、专精特新重点发展哪些领域

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、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、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、农业装备、新材料、航空航天装备和电力装备十大领域。


## 五、专精特新企业如何分类

2022年6月1日,工信部最新发布《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》,将优质中小企业的发掘和培育分为创新型中小企业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三个梯度。


## 六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义

创新型中小企业指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、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,是优质中小企业的基础力量,培育目标是100万家左右。


## 七、专精特新和小巨人的区别

-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指实现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发展,创新能力强,质量效益好,是优质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,培育目标是10万家左右。

- 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,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,培育目标是1万家左右。


## 八、哪些企业有参评资格

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工商注册登记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,符合《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》的企业均可以申报,不区分所有制。但企业不能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失信主体名单,提供的产品(服务)不属于国家禁止、限制或淘汰类,近三年未发生过重大安全(含网络安全、数据安全)、质量、环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漏税等违法违规行为。


## 九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如何认定

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需同时满足以下四项条件:

1. 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达到2年以上。

2. 上年度研发费用总额不低于100万元,且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不低于3%。

3. 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,或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1000万元以下,但近2年内新增股权融资总额(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实缴额)达到2000万元以上。

4. 评价得分达到60分以上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:

- 近三年获得过省级科技奖励,并在获奖单位中排名前三;或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,并在获奖单位中排名前五。

- 近两年研发费用总额均值在1000万元以上。

- 近两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(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实缴额)6000万元以上。

- 近三年进入“创客中国”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500强企业组名单。


## 十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流程

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由创新型中小企业按属地原则自愿提出申请,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根据认定标准,组织对企业申请材料和相关佐证材料进行审核、实地抽查和公示。公示无异议的,由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。


## 十一、小巨人企业如何认定

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认定需同时满足专、精、特、新、链、品六个方面指标。

### (一)专业化指标

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,长期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。截至上年末,企业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达到3年以上,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不低于70%,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5%。


### (二)精细化指标

重视并实施长期发展战略,公司治理规范、信誉良好、社会责任感强,生产技术、工艺及产品质量性能国内领先,注重数字化、绿色化发展,在研发设计、生产制造、供应链管理等环节,至少1项核心业务采用信息系统支撑。取得相关管理体系认证,或产品通过发达国家和地区产品认证(国际标准协会行业认证)。截至上年末,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%。


### (三)特色化指标

技术和产品有自身独特优势,主导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达到10%以上,且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。拥有直接面向市场并具有竞争优势的自主品牌。


### (四)创新能力指标

满足一般性条件或创新直通条件。

#### 一般性条件,需同时满足以下三项:

1. 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,近2年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均不低于3%;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5000万元—1亿元的企业,近2年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均不低于6%;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,同时满足近2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(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实缴额)8000万元以上,且研发费用总额3000万元以上、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比重50%以上。

2. 自建或与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,设立技术研究院、企业技术中心、企业工程中心、院士专家工作站、博士后工作站等。

3. 拥有2项以上与主导产品相关的Ⅰ类知识产权,且实际应用并已产生经济效益。


#### 创新直通条件。满足以下一项即可:

1. 近三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,并在获奖单位中排名前三。

2. 近三年进入“创客中国”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50强企业组名单。


### (五)产业链配套指标

位于产业链关键环节,围绕重点产业链实现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应用,发挥“补短板”“锻长板”“填空白”等重要作用。


### (六)主导产品所属领域指标

主导产品原则上属于以下重点领域:从事细分产品市场属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、元器件、关键软件、先进基础工艺、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;或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;或属于网络强国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、关键核心技术、网络安全、数据安全领域等产品。


## 十二、小巨人企业申报流程

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按属地原则自愿提出申请,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根据认定标准,对企业申请材料和相关佐证材料进行初审和实地抽查,初审通过的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。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对被推荐企业进行审核、抽查和公示。公示无异议的,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


## 十三、需要先申报专精特新再申报小巨人吗

由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自愿申请。


## 十四、称号有效期是多久

经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有效期为三年,每次到期后由认定部门组织复核(含实地抽查),复核通过的,有效期延长三年。


## 十五、目前已经申报过几批小巨人企业

截至目前,工信部已公布三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名单,从2019到2021年每年度进行一次。6月15日,第四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培育和第一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复核工作已经启动。


## 十六、申报专精特新有哪些奖励

在国家层面,2021-2025年,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,分三批(每批不超过三年)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高质量发展。带动1万家左右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


具体到各省市,补贴政策略有差异。以深圳市奖补政策为例:

1. 直接奖励: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:最高奖励50万元;省级专精特新企业:最高20万元。

2. 政策倾斜:深圳市工业设计发展扶持,对专精特新企业,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50%给予支持(其他企业30%),最高不超过30万元。


深圳市各区为例:

- 龙华区奖补政策:

    - 对入选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名单的,按市级奖励金额给予1:1配套奖励,最高50万元。

    - 对入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的,按市级奖励金额给予1:1配套奖励,最高20万元。

- 坪山区奖励政策:对首次入选的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省专精特新企业,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、20万元奖励。同一企业同一年度获不同级别的,按照“从高不重复”原则给予奖励。对获得奖励后获评更高级别的,按相应标准追加差额奖励。(备注:2022年申报情况以最新政策信息为准)


## 十七、小巨人企业的更高层次是什么

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的更高层次培育梯度为“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”,该称号由工信部与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认定,而且并不局限于中小企业。


## 十八、全国专精特新企业数量

目前我国有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4762家,各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.8万家,入库企业11.7万家。其中,深圳有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69家,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70家,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928家(2022年6月15日公示名单)。


## 十九、专精特新小巨人分布

浙江是拥有“小巨人”企业最多的省份,共有288家(宁波作为计划单列市不列入全省统计),其中杭州53家,列全省第一,江苏285家位列第二,山东(265家)、广东(260家,深圳作为计划单列市不列入全省统计)、上海(262家)和北京(257家)分列3-6位。


## 二十、小巨人上市企业数量

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已有311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在A股上市,此外还有20家在北交所上市。(2021年11月15日,北交所开市首日的81家上市公司中有超过一半属于专精特新企业,16家属于“小巨人”企业)


## 二十一、上市小巨人企业分布

专精特新上市“小巨人”企业覆盖全国27个省市区,江苏、广东、上海、浙江数量位列前4。


## 二十二、最大的上市小巨人是谁

上市“小巨人”企业中,总市值最大的是隔膜龙头恩捷股份(002812),为2141亿元(注:截止至2022年6月17日,下同)


## 二十三、最小的上市小巨人是谁

上市“小巨人”企业中,最小的是电力故障监测与保护控制细分领域小龙头科汇股份(688681),总市值为13.89亿元。